Xin-Yu
  • 首頁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服務項目
    • 服務收費
    • 演講邀約
    • 晤談空間
    • 合作夥伴
    • 申訴管道
    • 其他心理相關資源網站
  • 專業團隊
  • 諮商預約
  • 心寓文章
  • ENGLISH

吵架反而感情升溫? 談深層情緒在爭吵中的影響

3/17/2023

0 評論

 
圖片
文|黃一庭 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回頭來檢視與伴侶之間的表面爭吵之下,往往是感到挫折、難過、失望、無可奈何、不知道該怎麼辦、沮喪等這些較脆弱的情緒。當不理解自己與對方的深層情緒時,就很容易在吵架的表面你來我往迷失,演變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晤談室中,小翠告訴我,她和先生每一至二周幾乎都會有些爭吵,而這段關係走來也兩年了。原本對於爭吵不以為意的她,聽了朋友的話預約了諮商,想知道這段關係是否真像朋友認為的那樣是有問題……。

我詢問小翠:朋友是這樣說的,那麼你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感覺呢?

小翠:我覺得還算可以吧,我們通常有點爭執然後都會合好,其實我一開始很不信任,就算不開心也都不太會說,現在至少我敢了,因為覺得和他(先生)可以溝通。

我:哦,聽起來有些不同,那你是怎麼發現你們比較可以溝通的啊?

小翠:以前不敢講的時候就都會悶著,現在我比較敢直接說對他不滿的地方。那他好像有時候也會對我不高興,就也會跟我說。
我:把心裡不高興的地方跟對方說,是你說的吵架嗎?

小翠:算是吧,就把心裡那種感覺講出來。如果比較難過或生氣的時候,心情比較差,然後他也氣起來,就吵架了。

我:喔,那這樣看起來,講出心裡的感覺是一種表達,只是有時候兩個人情緒比較多,一來一往越講越生氣,就像吵起來了。那後來你們都怎麼和好呢?

小翠:吵架的時候就是都有自己的立場啊,像我就會覺得他聽不懂我想說什麼,比較激動的時候,他就會鬼打牆跟我辯,一直覺得他沒有錯。怎麼好的喔,可能後來我們就會先不理對方,一陣子心情好一點,就會跟對方道歉,那時候就比較好溝通。

如同小翠的例子,幾乎是每一對伴侶日常會遇到的狀況-「爭吵」。在諮商工作的這段時間中我發現,吵架不代表關係惡化,以和為貴不見得就是經營關係最好的方式,當我們對關係有更多的了解後甚至會發現,如果能好好表達內心渴望或是不滿,其實還可以是增進彼此關係的契機。那麼,在吵架中要留意什麼,才能讓爭執不只是表面的口角,而能成為感情昇華的一種催化呢?

過去心理學研究指出,人的情緒反應具有層次性,Greenberg和Safran指出情緒的幾種面向,包括了原級情緒(primary emotions)與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s)。所謂原級情緒,指的是我們遇到刺激時最原始的情緒反應,例如:原本與小翠相約共進晚餐的先生臨時因為加班而取消約會,此時,最原始且核心的心情是「失望」、「難過」,稱為原級情緒;但是,因為失望和難過的情緒會讓人痛苦,因而用「生氣」的情緒指責先生不重視承諾,將原本的情緒轉變成對外指責的怒氣,以便讓自己不會那麼難受脆弱,這種隨之而來轉變後的情緒稱為次級情緒。所以,表面上小翠不斷指責先生,心裡其實是失望和難過的。

於是,當我們回頭來檢視與伴侶之間的表面爭吵之下,往往是感到挫折、難過、失望、無可奈何、不知道該怎麼辦、沮喪等這些較脆弱的情緒。當不理解自己與對方的深層情緒時,就很容易在吵架的表面你來我往迷失,演變成兩敗俱傷的結果。因此,如果伴侶雙方的爭吵經常只是在表面上相互指責怪罪,又或是消極的聽從與放棄了解,長期下來便會對彼此感到灰心了。

在小翠的例子中,他們能透過爭吵在關係中學習成長,因為他們符合了幾個能讓吵架成為促進親密的重點:
1.能夠暫停:
在負面情緒你來我往之下,經常會使吵架升級,更容想爭出勝負而傷害對方。因此,發現又開始負面循環時可以提醒彼此,像是:我們好像又掉進這種吵架的循環了」、「我發現我們吵起來了」、「我們先暫停一下等等聊」,特別注意的是,爭吵是雙方的責任,所以要以「我們」作為停戰的邀請,而不是「你怎麼又在跟我吵架了」。

2.了解自己的深層情緒(原級情緒):
小翠在關係中慢慢學會去詢問自己,剛才表面上這麼生氣,實際上心裡是什麼被觸動到了。例如在先生取消約會時,發現表面上自己很生氣,而心裡深處感到的是失望難過。

3.承認自己的行為會刺激對方:
其中一方承認自己的某些表達,可能會造成對方的負面反應,這可以讓人感覺到被理解而軟化態度,更願意去包容與接納。先生曾經對小翠說:是不是你很氣在罵我的時候,我卻把電視打開像是根本不在意那樣,這讓你更生氣。

4.願意了解雙方的深層情緒:
坦承內在與關係有關的深層情緒,是促進和好與親密連結的關鍵。小翠告訴先生,自己因為期待落空感到難過,然而自己一直數落他失約是否也讓他很為難,這讓先生感覺到自己被關心,也在後續的對話中較願意聽小翠的感受。

5.能夠「一起」:
當伴侶雙方願意視爭吵為了解彼此的途徑之一時,便能用同盟的方式共同面對爭執。小翠他們逐漸理解,在爭吵之中,對方並不是要討伐的對象,不斷擴大的爭執循環才是彼此的敵人。因此,爭吵之後兩人都有為了關係而改變的意願,先生問:下次如果我又因為工作而不得不改變我們的約會時,怎麼做會讓我們好一點?小翠則是回答:失望是一定會有的,但那不代表是你的錯。我們可以一起失望一下,然後再想其他方案?
​

晤談的最後,小翠開始對自己這份關係重拾信心,也發現其實吵架只是表面,關係是否能朝建設性的方向發展,在於雙方是不是可以真實面對自己的深層情緒並對伴侶有一份關懷,共同努力。

​以上故事案例為虛構

圖片
作者 /
黃一庭心理師

現任    
​
心寓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經歷    
​世新大學專任心理師、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兼任心理師、誠心身心醫學診所兼任心理師、竹心理諮商所兼任心理師、新北市衛生局八仙塵爆傷者及家屬安心關懷服務特約心理師
​諮商專長(族群或議題)
伴侶議題、人際議題、情緒困擾、親子議題、失落與創傷經驗、自信與認同議題、生涯發展探索、溝通技巧訓練
預約黃一庭心理師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作者

    心寓心理師群

    文章時間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七月 2024
    六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3
    十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類別

    全部
    人際關係
    伴侶關係
    家庭互動/親子關係
    自我探索
    認識心理諮商
    遊戲治療/藝術治療

    RSS 訂閱

  • 首頁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服務項目
    • 服務收費
    • 演講邀約
    • 晤談空間
    • 合作夥伴
    • 申訴管道
    • 其他心理相關資源網站
  • 專業團隊
  • 諮商預約
  • 心寓文章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