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離家已經很久了,算一算七八年了吧!問起他當年為什麼頭也不回地逃離家裡,原因很簡單,他告訴自己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了,因為自己的爸爸每天酗酒,頹廢在家,而母親又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每天抱怨自己為什麼在這個家裡面。光是用想的都能感受到在這樣陰暗的家庭之中,每天的壓力有多,有多讓人不開心。 或許你會說小B的故事很常見,但又沒那麼常見,至少自己還忍著父母眾多的毛病,盡量相敬如賓的相處著。但許多人的成長經驗中,人生第一次接觸到無止境的焦慮、不安、恐懼、憂愁幾乎都是來自於父母的身上。撇開自己到底在成長過程中適應得好不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說出自己父母的諸多毛病,有些毛病事小,只是愛講大話,裝模作樣的虛偽,但有些毛病事大,父母過著不開心的生活,憂鬱的氣息充斥著自己的頂上,有些人酗酒頹廢,但有些人過著到處找別人麻煩的人生。 所以跟著過得不太好的父母們一起長大,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或許被忽略應該是一個常見的心理風景吧!心理總是適應不良的父母,要不就忽略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要不就是忽略你需要的,但用情緒威脅著你不需要的,這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可能看你的穿著不爽,他們可能把氣出在你身上,他們可能叫你滾開,但卻要你服侍他們。 這種經驗下的成長,所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我們或許學會了那種帶有攻擊性的言語表達,或是傳遞到了那因為對生活無望所發展出的嫉妒與憤世忌俗,也或許在跟人相處上總是無法維繫安全良好的關係,甚至害怕形成親密的互動,只因為錯誤預期關係都有可能變質成類似父母過往所形塑的世界。 心理學家Lynne McCormack有一篇近期的研究跟這件事情很有關係,雖然他們研究的對象是有心理困擾的父母,但心理困擾背後所形成的人性風景都是類似的,特別在我們的社會之下,許多隱藏的心理困擾在私底下運作著,但從來沒有被浮上台面或是用特定某個標籤討論。他們研究的父母包括憂鬱症、或是思覺失調症的父母。然後去探討這些父母的成年小孩,他們過往成長的經驗是什麼呢?他們發現有六個很核心的經驗在運作著。 跟著「過得不太好的父母」一起長大的六種經驗 第一種經驗是這些跟過得不太好的父母一同長大的孩子們,常常會問「到底有誰在乎我呢?」,這個問題反映的是自己的成長經驗充斥著孤獨、受傷與無助感,之所以有這種感覺,通常來自於父母時常表達出,我現在不想要你的感覺,大多數時候自己即便在家也是有一種關係上的失落,與被遺棄的感覺。這時候的我們總覺得好像隱形人,跟同儕也格格不入,因為沒有父母的愛,我們也時常在內心想著,這世界其實沒有人愛我,看著那些有父母愛的同學,我好想消失在世界上。 第二種經驗是因為父母的攻擊、暴力所產生的創傷感。這種攻擊與暴力最常見的是言語的,心理不適的父母總是很直接地拒絕你,或是用激烈的手段想要讓身邊的人遠離自己,所以在感情上你會覺得你被那種社會上所謂的家庭觀與理想父母背叛了,你也被自己的父母背叛了。你問自己為什麼父母不好好做一個父母,為什麼我這麼倒霉,碰到這樣的父母,因為無止境的焦慮,讓我有一種精神虐待的感覺,而父母在愛與養育上,失敗的表現,也讓我們有一種不公平的心情,而對自己的評價與價值也就低落到不行,因為或多或少我們會覺得自己某個程度要為這個狀態負起責任。 第三種經驗,因為要負起責任,所以我們將父母的痛轉嫁到自己身上。我們會因為不開心的父母而感到罪惡感,因為我們總是會想生活會變成這樣,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出生,因為父母不說我們也不知道父母在我們出生之前的生活是不是就很開心,還是就很不開心。而父母之間或與更長的長輩之間相處,也因為諸多人際上的衝突與紛爭,讓作為孩子的我們感到困惑,而也認為這樣家庭的悲慘經驗有可能是會一直傳遞下去的,而在隱隱約約中摧毀了我們核心的家庭觀念,即便我們有一天成立的家庭,我們還是會有一種奇怪的模式去維繫家庭與大家族之間的關係,只因為自己過往痛苦的經驗。 第四種經驗是我們學會了總是想辦法置身事外,或想辦法找到讓自己最安全的方式。有些人成了小大人,成為照顧自己的人,也時常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有些人學會投其所好,想辦法用最安全的地方在家裡存活,避免傷害,他們要不就想著如何討好,或是融入這種讓人不安的父母,要不就是學著在父母面前裝模作樣地逃過可能的情緒勒索。許多人在這樣的經驗下,會成就自己作為一個可以適應不同情境的人,這種經驗讓我們需要處處警醒,但也因為如此我們比較無法好好放鬆,也時常忽略自己真正需要的。 第五種經驗,是比較正向的經驗,跟心情總是不好的父母相處,我們不一定都是覺得創傷或是不安。有時候我們也會看見災難中的正向意義,看見這一起可能帶來的好處。我們或許會說自己因為這樣的家庭比別人更懂事了,比別人跟知道感恩,也比別人更能適應環境。這也是部分的人因為不良的父母而孕育出堅強的心智,所以反過來說,也是因為有這樣災難性的家庭環境,我們才會有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成長感,也才會有一種比別人更能說服自己的自我接納,也因為這樣有些人的悲慘家庭故事,搭配自己的有所不一樣成就了許多真正動人的勵志故事。 第六種經驗,因為失落的家庭,失落的童年,導致有些人更專注於非家庭的事物上,他們轉化了自己童年本該有的主流樣貌(玩樂、獲得父母的支持與關注等),而成為一種獨立自主的學習個體。有些失落家庭的人比許多人樂觀,更願意談論希望,更未來導向,既然現在無法改變,專注於未來也就幫助了自己超越了當下在別人眼中破碎的生活。或許有些人會跟別人這樣形容,當我把自己打理得越好,越獨立,我越能遠離家庭帶來的痛,也就是我對於不公平人生的最好報復。 當我們剛開始問出這個命題「跟著過得不太好的父母們一起長大,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們以為答案都會是很負面的,但當心理學家訪談了許多這樣經驗的人後,我們可以發現確實很多人擁有著負面的經驗,且影響了成年的生活,而童年也在痛苦與責難之中度過。但也有許多人產生很不一樣的經驗,他們自己轉化了這樣的負面情境,讓過得不開心的父母,在自己的內心中不再是不開心的代表,而是自己生命中值得被敘說的一部份,這確實是一種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不容易的心境。如果我們知道那些不良的父母會造成我們什麼樣的經驗,影響著我們什麼樣的成年生活,我們可能因此悲傷與孤獨,但卻也有可能有所選擇地走向無畏無懼地去面對的話,那你會如何想辦法轉化自己的生命經驗呢?是待在失落中,還是找到其他的可能......? 參考文獻
McCormack L, White S, Cuenca J, 'A fractured journey of growth: making meaning of a ‘Broken’ childhood and parental mental ill-health.', Community, Work and Family, 20 327-345(2017)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